文哥儿归京当日, 来送行的人不少,连在家的唐寅都出门来了。
主要是文徵明和祝允明两人也要赴京赶考,唐寅就算不送文哥儿也要送两位老友!
徐祯卿如今也跟着吴宽学写文章, 他入门比文哥儿和文徵明都要晚,便得喊文哥儿一声师兄。
他是很有志气的少年人, 心里头还是惦记着科举的,给文哥儿一行人送行时也心潮澎湃, 想着过几年自己也能成为赴京赶考的人之一!
等到船行至苏州最大的码头上,文哥儿又与浙江那边的举子会合,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京师。
能决定提早到京师租住或借住的, 大多都算是家有余钱的年轻人, 哪怕已经娶妻家中也有长辈看照, 不太需要他们自己照料家室。
是以他们凑在一起也算志趣相投,沿途谈诗论文、探讨经义, 连吃个饭都能争论起来,没一刻是闲着的。
行至半路, 他们已经决定在客船上结社,既然同行的皆是江南学子, 便叫江南学社好了。
有人说万一他们这次高中了, 就算不得学子了, 岂不是才结社就要退社?
于是又有人提议叫江南文社, 哪怕是今科高中了,他们也还是离不开文章的。舞文弄墨可是他们读书人的立身之本!
这倒是挺适用, 只是江南遍地都是文社诗社, 听起来泯然于众, 显不出他们的特别来。
祝允明提议让文哥儿这个小神童来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antan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