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不过很快和志民也对数据产生“怀疑”了。
这不是说数据不对,而是数据太对了,对得都让和志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按和志民的估计和计算,这试飞和数据的优化肯定是个长期的过程,因为整组数据只要有一点偏差,包括记录数据的仪器也有误差,那么这组数据就需要经过无数次的试飞、修正,然后再试飞再修正,直到最终趋向于完美。
而原型机所要面对也就是需要修正的数据却是个海量,在海量级别的数据上还有无数次试飞和修正……这无论如何都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
然而,在和志民和苏教授将数据用于第二架试飞的原型机后,却发现这其中有许多数据居然无需修正可以直接使用。
苏教授与和志民拟定的试飞方案是这样的:
周元凯驾驶一号原型机用于获得数据。
一号原型机是拆除陀螺仪自动驾驶装置的,它是完全由飞行员手动驾驶,只不过增加了记录仪器全程记下飞行员的操作。
李东成驾驶的二号原型机则用于验证及修正数据。
二号原型机没有拆除自动驾驶装置,但同时也可以由飞行员手动驾驶……飞行员的优先级别高于自动驾驶,这样在必要时,飞行员就可以接管原型机避免因为自动驾驶不成熟而导致的坠机事故。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东成所进行的二号机的实验更困难也更危险,因为他还需要判断自动驾驶是否是正确的,是否需要人为干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antan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