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节阅读_116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29)下徐州】-------------------

这话张华轩却是没有挑明说,各人也不便打听,当下都是一笑做罢。这会子正是新年,也不宜讲太多杀风景的事。

当下又聊些别的政务,火炮现在日产已经四门,这个产量算是可喜,不过考虑到太多的地方需要用到火炮,还是并不尽如人意,而且不仅火炮,操炮手也是太少,讲武堂那边已经交待下去,要着重培养炮营的军官,不过讲武堂也是叫苦,现在淮军规模大了,可想而知的是在一两年内就要涨到十万人以上,人一多,需要的军官数量当然是水涨船高,现在淮军几乎每天都有老成善战的士官接到军令,打起背包到讲武堂去学习,讲武堂当初在开办的时候校舍就建的极大,容纳几千人也没有问题,不过最大的麻烦就是教官不足,讲武堂开办,师资力量基本上都是靠的欧洲请来的退役军人做教官,不过眼下与英法的冲突的可能性一年大过一年,张华轩对聘请太多的欧洲教官心存疑虑,淮军将士的忠心当然不必怀疑,不过与这些洋教官打交道久了,终究不是好事。

想来想去,唯有从野战部队中抽调出一些战略和战术极其出众的军官到讲武堂,每人在堂里讲习一段时间后再上战场,寓战于教吧。

火枪的出产也令人欣喜,因为火炮威力大,而且在与清军做战时,火炮的威力也会严重打击对方的士气,所以这几年来先是极注重火炮的出产,而且相对于比较小而做工要求更高的火枪而言,火炮也更容易出成品,在发现毛瑟兄弟前后的时间内,张华轩已经把投入的重心放在了造枪上,后膛枪的发明一出来,更是加大了投入,有不少技工都在淮安的艺圃内学习,最少还要半年后才到各处实习。再过半年才出师正式工作,而枪械的学徒却是一上手就在工厂里学习。边造边学,大量的机床膛床从欧洲远渡重洋送到淮安地工厂里,现在光是技工就有几百人,打杂的学徒则有过千人,每天出产地前膛枪超过两千支,后膛枪虽然制造工艺极其复杂,要求也特别高,现在每天的出产也超过五十支,张华轩希望在一年后能提高到每天百支以上。s这样他就能在鸦片战争之前就把几支战功赫赫的主力镇全部换成后膛枪部队,一想到与英法鬼子开战后,后膛枪就会把敌人打一个措手不及,他就满心欢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antan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