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能控制吴国全境,这才能放心地对外用兵。
吴国国内,能对姬光有所威胁的,只有那些有封邑和家臣的公卿大夫。他们纵然对姬光有所不满。在缺乏第二个强大人物领导的时候,也不会冒着举族被屠戳的危险与姬光做对地。春秋为义赴死者多。为忠赴死者少,方孝孺、铁铉那样的忠臣烈士,在这个时代是没有的,这个时代,父比君重,家比国重,也怪不得他们。
至于自己,鲁卫两国的两套班底,现在分别由孙武、英淘和梁虎子、荆林负责,他们训练士卒、扩充军备方面已经做的很好,使自己能抽出身来,考虑借助外力的问题。至于对这两支军队地掌握,他倒不会担心,这并非因为这几员将领的忠心,忠心这种无形的东西随时可以变化,或因外力,或因内力,但是这两支军队地班底是他建立的,士卒的尊卑观念仍然受限于这个时代,而且这两支军队建立在他国土地上,存在的唯一条件就是他地存在,为他的复国而战,因此至少在他复国成功前,不会滋养将领拥兵自重的意念,出现权柄倒置的情况,他可以放心把内务交给他们去做。
可是不管孙武、梁虎子他们做的有多好,纯以武力论,他永远也不可能超过姬光,即便鲁卫两国君主放心在他们境内出现在一支不属于他们掌控的强大武装,姬光是倾全国人力物力建设军队,那速度和规模他是无法比拟的,在姬光已基本掌控了吴国全境的情况下,他必须借助外力,复国才能成功。这与年初独力伐吴时不同,复国策略因时因势而变地结果。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antan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