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节阅读_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 第二,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它把读书、考试跟做官联系了起来,所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原来那种目不识丁的人,再做官可能性就不存在了。当然唐朝实际上选拔官员还是以士族子弟为主,并不以科举制为主,而且即使科举制也有身份限制,农民就不行。到了宋朝才开始英雄不问出处,谁都可以参加,挖完煤去考一考,考上了照样飞黄腾达。

5 老板很靠谱(4)

另外,在唐朝科举考试不是你想考,一考就能考上,它是非常难的。当时分进士,明经这两科,明经科就是填空,子曰什么时习之,你填一个“学而”就完了。但是明经好考,所以考上之后也做不了大官。

进士就特别不好考。诗词曲赋,时务策,国家大政方针,该不该开奥运,你得写一篇论文。唐朝人讲话叫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30岁考中明经属于老明经,因为那玩意儿简单,50岁考中了进士却属于年轻的进士,因为那个难。唐朝人平均寿命是29,要50岁考中了进士,是什么概念,得跟人拼寿命吧。等你把别人都拼死了,你活得最长,叼着人参做完卷子考上之后,回顾起来等于是一辈子都在考试。文人全都一辈子去考试了,还有工夫琢磨怎么造反吗。读书人不琢磨造反,剩一帮被人卖了还帮你数钱的文盲,就更别反了!

所以唐太宗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巡查考场。那个考试不像现在高考似的,是年年都考,那时考进士是三年一考。唐太宗每次去看考场,一看大家兴高采烈地来了,然后垂头丧气地回去;三年后又兴高采烈来了,然后又垂头丧气地回去,三年后再来一次。眼瞅着这帮人黑头发给考成了白头发。唐太宗就身心十分愉悦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你们都上当了,掉我的圈套里了。然后唐朝人就写诗“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你让他考试,让他考不上,给他一个希望,他又考不上,这个哥们儿整天干这个,把头发都干白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tantanread.com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