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593 大明国立银行

热门小说推荐

公家有邮政快递,负责村村通,其他之后有各种四通一达和顺丰为主的商业快递。

他们来保证各种种类繁多的服务。

公家的船队虽然效率差一点,但是覆盖范围广,并且能做保证性运输。

比如在国家需要一些类似粮食或者矿石等战略性但是低价值物资的时候,他能不计成本的进行运输。

而商人们的船运局,就能充分发挥市场化的优势,具有更快的反应和决策机制,能够跟东印度公司这样的超级海上帝国进行正面对抗。

本身的基因,决定他们适用的不同的场合。

就算是方书安能控股船运公司,他都不能保证完全帮助朝廷做事,尤其是放弃利润的前提下,紧紧依靠大义来约束船运公司,那是将自己的裤腰带别在别人身上。

所以这样的情况下,保留国家队很有必要。

“既然两个船运局的想法已经成熟,那不如我们就让银行来充当起他们的角色。”

李汝华提出来自己的意见,虽然是要依靠债券发行,但是这样更加商业化的事情,就不适合由户部来进行协调。

商业化的东西,自然是要让商业化的市场来进行。

此前因为涉及到新货币改革,所以在方书安的倡议书下,李汝华号召内阁通过了银行法令。

钱庄在前几年起到的作用很大,但是在蓬勃发展的经济和债券股份面前,钱庄的组织形式已经很难适应发展。

他们迫切需要放出来银行这个大杀器。

如今在户部有大明户部国立银行,性质就是后世的央行。

主要任务就是调节铸币发生,制定各项货币政策,由此引导大明的资金使用。

不用再和以前一样,还要靠着行政命令来拉动投资以及促进消费。

有国立银行制定利率等手段,便能发挥它调整经济的作用。

不过,有了政策制定者不行,还要有险关的执行者才可以,担当执行者身份的不是别人,正是商业银行。

所以在户部国立银行之外,还专门成立有交通银行。

顾名思义,交通银行是专门用来承接销售交通有关的地方债和国债,那些是现在最成熟的债券,套路成熟。

而在消化债券业务之后,交通银行对接钱庄的事情也在逐步推开。

也就是从从政策性银行开始向零售型银行发展。

钱庄在大明发展两三年之后,已经遍地开花。

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也比较棘手,钱庄目前除了几家大的,大部分都是地区性小钱庄。

此前他们都是靠着内部的汇票流转,可是,哪怕是林氏商号的汇票,也会有他们没有进入的州府。

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们必须要在当地中心城市周转,将林氏的汇票兑现,然后在当地的钱庄结存。

拿着当地流行的汇票去进行交易。

跨地区的不变,是钱庄遇到的显著问题。

另一个则是对沉淀资金的利用,钱庄设立之初。目的就是流通银钱,所以对贷款的使用几乎没有。

而这是银行业的一大特性!

所以在交通银行发展好政策性业务以后,便来是洽谈收购小钱庄,将其重新包装开门,开始发展信贷业务。

而这就是方书安将钱庄升级为商业银行的主要原因。

现在已经有不少大户将他们的银钱存放在交通银行。

相信随着交通银行不断并购,必然能成为遍布大明的银行,那就是现代银行的初代版本了

“还有交通银行来么?我认为可以专门筹建一家银行。”李鋕提出来自己的见解。

其实他是根据监管的角度出发,如果市场上只有一个交通银行,没有另一家匹敌,日后发展成什么样还不好说。

要是有另一家竞争,那就可以是良性发展。

说来这也是从宗室外放得到的结论。

想那时,宗室允许外放的的时候,多少人都说这是有违祖制,会让大明四面受敌。

谁知道那些宗室们,出了大明之后,真可谓是各显神通!

有些敢于出去拼杀的,甚至将祖传的王府抵押出去,换取大量的物资,去找自己在海外的落脚点。

反正拼赢了,以后子孙后代都能在大明之外有份产业。

就是输了,还能怎样,了不起是王府没了。

那就拿着俸禄过苦日子呗,还能当个太平王爷。

这样的买卖,有几个人会傻的不做?

简直就是一本万利啊!

顶多就是身死人灭,那就下一代继续。

放在银行业也是如此,稍微有个争气的和交通银行拼杀,也能更好的发展。

“李大人言之有理,那不如组建……航海银行。”

“航海银行?名字未免有些局限,反正是发展航海,不如叫发展银行,以后在其他行业也能经营。”

基于此,大明两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架构基本组建完毕。

交通银行和发展银行,名字都很大气。

看着就像是能成大事的产业。

朝廷安排好眼前的事情,便能腾出手来对付那些罪犯。

此前还残存着留着人质,还能让那些逃走的人回来救援的想法。

那样的话,便能将其一网打尽。

可惜啊,事与愿违,或许是那些人知道朝廷众人一个都不好惹,便放弃了继续钓鱼的想法。

既然没有了利用价值,那就好办了,留着他们还浪费朝廷的粮食,索性一刀两段,还能震慑众人。

都是罪大恶极的囚犯,根本就不需要等到秋后,眼下斩了才能显示出朝廷的决心。

每当行刑的时候,天气总是肃杀。

像是平日里,天气总会晒得人懒洋洋。

今日或许是因为要行刑,天气变得十分奇怪,总感觉天上压着一口大锅,让人喘不过气。电脑端:

早早的,人们便呼朋引伴地赶去现场,观看行刑。

缺乏娱乐项目的人们,将杀人这样的事情,当做是难得一见的场景。

西市刑场围满看热闹的百姓,西边叽叽喳喳的讨论着热闹,比新年庙会还要带劲。

外地人刚来京城,恐怕会以为此地有什么极好的表演。

若是他们推开重重人群,发现是在砍人之后,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在京城,反贼从来都是最不受欢迎的人物。

因为他们的存在,老百姓总是会遭受各种各样的突变。

好好的生活被打破,说不定还会死一些百姓,那些死去的百姓,大部分都是被反贼杀死。

所以啊,每砍一个反贼,就有百姓叫一声震天的好。

“杀掉这些人,实在是他他娘的解气了!”

“谁说不是啊,杀千刀的,这样都便宜了他们。我三叔家个侄子,就是在夜里起来撒尿,就被这些人射程马蜂窝。呸,真不是人干的事情。”

“夜里起来,不冤啊,我那个妻弟,在家里睡觉啊,有些反贼将他们家房,多冤枉?要多冤枉就有多冤枉。”

人们一边讨论着这些反贼该死的而原因,一边在比较着哪个刽子手手艺更好。

平时可看不见如此大场面,这种大规模的行刑场面刽子手多少年没遇见了,以往每次秋决皇帝不过只勾选七八个。

这次也就是遇见了造反,所以才能有大批人被杀。

这个可是展示自己的好机会,出于卖弄手艺的目的,刽子手很卖力。

砍头和腰斩结束,剩下俱是高难度。

接下来可有剐刑,那才是真正显出手艺。

砍头一刀完事,人没有任何感觉。

腰斩不一样,拦腰斩断以后,血液横流。

但是人短时间不会断气,他仍旧能感受巨大痛苦。

剐刑,那就更难受。

手艺好的人,连剐三天,罪犯都咽不了气,那才是人世间最大的痛苦。

首犯蓝七仍叫骂不休,数落朱重八忘恩负义。

“姓朱的没一个好东西!当年你朱重八自己当了皇帝就开始大肆诛杀开国元勋。好在啊,报应不爽,你那短命儿子死了之后,便由另外儿子抢了孙儿的皇位。好啊,真好,迟早有一天,天灭你朱家!”

百姓大多面面相觑不吭声,除了少数闲汉在一旁起哄,监斩官实在听不下去,让人堵住了蓝七的嘴。

老朱家那点事,在场的谁不知道。

现在说那些,又有什么用?

丝毫改变不了现在当权的局面。

如果方书安在场,就能认出这个人就是当初蓝怀姜身边那个中年男子。

他可是顶尖神秘高手,为了抓住他,东厂可是付出很大代价,折损了几个长兵器当中的长矛,一杆长矛被他使得出神入化,靠着施暗箭才勉强将其放倒。

最终,刽子手并没有让百姓们失望,割了三千多道,三天半以后,蓝七才咽气。

本来是个血腥的场景,但是百姓们看的津津有味。

事实证明,恐惧有时候更更引起人们的观看欲望。

主犯蓝怀姜消失无踪,东厂的幡子没能追上。

其实也不能怪罪东厂,他们对蓝怀姜的情报少之又少,对她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都不知道人长的什么样,怎么去抓人?

暂时告一段落,并不意味着朝廷会放过此事,只要有机会他们肯定会将事情说个明白。

行刑结束,其它该流放的流放,该蹲监狱,该出门的出门。

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现在才是秋后算账的好时机!

一天夜里,张惟贤被内侍请进宫后就仿佛人间蒸发一般,一同消失的还有他的妻妾子嗣!

这不科学,刑不上大夫,罪不至妻儿。

张惟贤也不知道是遭遇了什么,竟然被人收的家里半分都不剩。

究竟是全体处死,还是全体流放,都是个难以传闻的秘密。

处理一个国公那是大事,但朝堂上却无人敢问,就连一向自认头铁的御史们也无人提这茬。

仿佛张惟贤原本就不存在过一般。

这时候,傻子才会出来说话。

谁都能看出来,张惟贤的失踪是因为朝廷叛乱。

上次因为哗变的事情,张惟贤就已经失去对军队的统御能力。

谁知道他居心不良,竟然不知道感恩戴德,反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进行第二次的叛乱。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不能怪朝廷心狠。

造反一直都是大罪过啊!

因为涉及到张惟贤,所以五军都督府被裁撤,原本在那里养老的几个老牌勋贵,不是被夺爵罢官,就是降爵没收家产,一时勋贵们个个乖的如同鹌鹑。

处理完这些,学院终于传来好消息。

方书安心心念念的击发药,终于试制成功!

“你是说着真的?不带骗我的吧。”他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对方,想要看出来是不是在胡说八道。

“骗你跟什么,快跟着我去试验场看看!”苏菲娅笑道。

对于此事,他其实已经预料到了,只要浓硝酸能成,击发药不过是时间的事情。

而上次攻克难点之后,浓硝酸已经不是问题。

作为击发药的雷酸汞,合成的难度并不大。

如何能高效率并且安全的生产,是要不断克服的事情。

他走到距离桌子还有五丈的时候,便被苏菲娅拦住。

“考虑到你的重要性,前边你不能继续前行。”

这……

不过他认了,现在人们都知道方书安对于大明的地位。

所以今天的实验,就是做的防备再好,也不可能让他进入五丈的范围里,生怕出了什么意外。

苏菲娅给那边手势,里边人心领神会,马上举起小旗,进行模拟训练。

只见实验人员穿着一身甲胄,就连脖子上都是厚实防爆护套。

他小心翼翼的拿起锤子,砸想桌子上的一个小东西。

嘭!

一声脆响,只见一片小型蘑菇云诞生。

爆了!

绝对是激发状态下的底火。

方书安眼眶湿润了,从他开始想做底火武器,这都过去了几年,终于能大规模生产底火。

热兵器的高潮,终于要来到了!

实验员进行不同力度的测试,让方书安熟悉现在的情况。

底火是按照他说的形势进行包装,用几层纸张的压合,使用的是时候拿下来就能激发。

但是,这并非是他的最终想法。

栓动步枪才是。

现在有了击发药,他似乎看见了光明的未来!div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