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之
我坐在马车上,轻轻掀开左侧的帘子,看着街道两旁的景色慢慢的往后。天刚亮,街上没有什么人,越往内城,就愈发安静,这条路,我来过无数次,只是很多东西不复往日。看着马车两侧的皇家御林军,我在心里苦笑一声,如今孑然一身的我,还能逃到哪里去。想到这里,我不再想看外面的一切,放下了帘子。我想,我愈发安静,来接我的统领才是愈发不安吧。
我看着放在身边的锦盒,把它拿了起来,取出了里面明黄色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罪臣之子吕子馥,按罪当诛,朕悯其孤苦,尚且年幼,特此开恩,免其死罪。因其乃皇室血脉,特下谕令,与罪臣吕百川断绝一切干系,钦赐皇姓,收为皇太后抚养,钦赐。
“子馥公子,还不谢恩?”
想起传旨太监看我时,那充满嘲讽的脸色,我还能说什么好。
随便你们怎么看我好了,我很清楚,没了爹娘,以后的我,只是一个活在你们眼里靠着皇家天威才能活下来的可怜虫,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勇敢的活下去,我答应过娘亲的,一定会活下去的。而且,我绝对不会相信爹爹是叛国之臣,娘亲这么好,他怎么会因为那些莫须有的荣耀就背弃与娘亲的感情。张穆,你给我等着,我一定要你血债血偿!
看着自己泛白的关节,我暗自发誓。
那一年,我八岁。我独自一人度过了自己的生辰,守着父母的灵位。真是可笑,母亲的灵位被迎进了皇家祠堂,父亲的,却被毁的一干二净。你们赋予我的,我一定会要回来!
马车不知走了多久,我的思绪越发混乱,后来,在我忍不住昏昏欲睡的时候,马车终于停了下来。我听到车帘外面传来了守门将领的盘问声音,然后接我的统领拿出了皇帝的手谕。紧接着,就有人上来打开了车门,探头进来检查。那人一看见我就呆住了,完全愣住了。我闭上了眼睛不想看他。我完全不知道,我苍白的脸色,一脸的憔悴为我的脸更添了几分病态的美。
后来,我随行的宫女琴娘忍不住轻咳了几声,那人才连忙收回目光,依依不舍的关上了车门。马车重新动起来的时候,我整个人都虚脱的杵着垫子,我心里的苦谁又会知道。如今我已经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了,就连一个守门的将领都可以这般肆意侮辱我,即使是来接我的将领,也不打算制止,可见我的境地,是有多么差劲。
虽然我早就知道会是这样,但是真正来临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委屈,好想哭,好想娘亲。
唯一庆幸的,只是琴娘还在……琴娘是娘亲的陪嫁宫女,她从小和娘亲一起长大,如今也亏得太后开恩,免除她的死刑,让她随我进宫照顾我的起居。可是……我紧紧的抓着自己的衣襟,可是家里的其他人,全部都要被问斩了……什么都不能剩下了……
约莫走了半个多时辰,马车再次停了下来。然后我就听到了那个统军的声音,“子馥公子,现在,已经在皇城的外围了,后面的路,需要您下车换行软轿,末将不能进内宫,太后身边的总管太监张公公已经在此候着了,张公公会领您去觐见太后。”话落,琴娘就打开了我的车门,我将锦盒递与琴娘,琴娘交给身边的小宫女,便托住了我伸出的手,将我扶了下来。
我轻轻的向统军拱了拱手,“有劳了。”他连忙还礼,“不敢。”说完便向张公公作揖,带着御林军退了下去。我看像张公公,他还是一点没变,只是眉梢多了些疲倦。曾几何时,我会乖巧的朝他打招呼,他则是笑眯了眼睛,脸上虽然全是皱纹,却很慈祥。他领着我和娘亲去见我的外祖母,有时候,张公公还会给我一些好吃的糖果,还领着我在外祖母寝宫的花园里玩耍,对了,他还给我推过秋千……
我的走神似乎有些长,张公公恭敬冲我弯下身子,“子馥公子,太后已经起身了,正在寝宫内等您,这边请。”张公公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轻轻颔首,“有劳。”便坐进了软轿,张公公一甩拂尘,“起!”然后队伍就动了起来。坐在轿子里,我不禁苦笑,都什么时候了,还这般胡思乱想,那些我曾经拥有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一盏茶以后,软轿停了下来,琴娘掀开了帘子,将我迎了下来。跟着张公公进了后宫,走过那熟悉的的长廊,我还记得娘亲温柔的笑脸。我看到很多宫女像往常一样行礼,只是眼中多了很多复杂的情绪,有嘲笑,有同情,更有事不关己。我收回自己的眼神,径直向前。琴娘有些担心,轻轻扶着我,我推开她的手,摇了摇头。琴娘欲言又止,终是低下了头。
剩下的路,我只能自己一个人走,我不能依靠任何人,而且,我也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了。
走了好久,我从来没有觉得这条路这般长过,几日未好好休息过,身子也有些吃力。好不容易到了太后的常宁宫,张公公将我领进宫门,带我去了主殿,让我在殿外候着,自己进去通禀。我低着头,不敢四下打量,现在,不是让我胡思乱想的时候。
过了一会儿,张公公手底下的小太监走了出来,尖细的声音响起,“太后有旨,宣子馥公子觐见!”我接过琴娘手里的锦盒,琴娘退到后面,我一个人进了大殿。
大殿还是往日的清冷,我不敢抬头,低着头走到了太后近前,掀开衣摆,跪了下来,“子馥拜见皇太后,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这是琴娘教我的,皇家既然已经让我与父亲断绝干系,我断不可以以罪臣之子自称,在皇家正式重新认可我之前,任何自称,都是极其不恰当的。我安静的伏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过了好久,太后的声音才响了起来,“平身吧。”“谢太后。”我缓缓站了起来,太后道:“张建宁,你拿着子馥的那道圣旨,去向皇上复旨。告诉皇上,子馥在哀家这里,一切哀家会安排妥当,不牢他费心了,他若是想见子馥,晚一些,哀家再派人送子馥过去。”“是。”张公公走到我面前,接过我手里的锦盒,退了出去。
太后一挥手,就有太监叫道:“赐座!”我低下头,“多谢太后。”我坐了下来,从头到尾,不曾抬头。我没有看太后的表情,只是一味的低着头,“子馥。”“是。”“你娘的后事已经安排妥当,你不必记挂。”“是,多谢皇上、太后恩典。”“子馥啊,哀家与皇上商量过了,你是皇家的孩子,就不要与哀家生分,以后,哀家还是你的皇祖母,你仍然是明玥公主君巧的孩子。”